<script type="application/ld+json&q
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--xhmcz122
Q-210969415
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期末考试A卷
姓名: 专业:
学号: 学习中心:
成绩:
一、名词解释(共5题,每题6分,共30分)
1.同化
2.心理障碍
3.学校心理健康教育
4.校园文化
5.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
二、简答题(共3题,每题10分,30分)
1.心理健康的内涵。
2.学生心理健康机理的理论分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。
3.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哪些问题与困惑,请简要说明。
1.同化
2.心理障碍
3.学校心理健康教育
4.校园文化
5.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
三、论述题(共2题,每20分,共40分)
1.同化
2.心理障碍
3.学校心理健康教育
4.校园文化
5.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
1.请论述你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质的认识。
2.请简要论述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有哪些?
1.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:
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,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,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,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。它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特点:
(1)基础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,以学生的发展为本,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,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。
(2)针对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,有针对性地实施。
(3)科学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科学的教育教学原则,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指导,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措施,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。
(4)实践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实践,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,提高心理素质。
(5)发展性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教育为主,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,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。
总之,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在于以发展性教育为主,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,注重实践和学生的自主发展,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。
2.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如下:
(1)幼儿阶段: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,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。
(2)小学阶段: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,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,提高情绪管理能力。
(3)初中阶段:引导学生认识自我、探索自我,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(4)高中阶段: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,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,培养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